第 640 章 新办法_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爱看小说网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 第 640 章 新办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640 章 新办法

  早些年,海棠和桂枝年纪都不大的时候,海棠逗过桂枝,问她:“如何把一滴水藏起来并且完好无损。”桂枝自然不知道,海棠就跟她说:“藏在海里。”

  数十年后,海棠的游戏之语让桂枝运用上了。

  针对雍正写《大义觉迷录》这件事,出嫁的公主们几乎不发表看法,和他关系亲近的桂枝也没说什么更没去劝他什么。

  桂枝是没说什么,但是桂枝做什么了!

  怎么才能把哥哥的名誉尽可能地挽救回来?

  桂枝的做法是把给儿子穆禄娶媳妇的钱都挪用了,重金寻找京城里面的一些落第举子和一些戏班子里排戏的先生们,又请如意馆的画师们接私活儿,最后让平王家的那套印刷班子加班加点,终于赶上了《大义觉迷录》的速度。随着雍正这逆天的作品一起发出的还有桂枝重金打造的历代帝王将相或香艳或血腥或无语的故事。

  这只是第一波,第二波桂枝也准备好了,作为冲锋在吃瓜第一线的桂枝,深知想要掩盖一桩大事,只要弄出另外一桩大事就够了。

  她让人把隆科多和李四儿的故事编撰好了,只差大结局,一旦隆科多和李四儿的结局被判定,她就让印刷坊把结局印刷出来,然后装订成册全国发卖,用隆科多的故事盖住皇家的那点破事。

  桂枝很有信心,因为和一众故事比起阿里,雍正写得真不怎么样!

  比如说曾静说他好色,他全篇在辩解自己不好色,连个女性的姓氏都没露出来,读起来就是干巴巴的说明文,和同时发出去的那堆帝王将相的香艳故事比那真是干巴巴的没趣味。

  是通篇在说“朕不好色”好看,还是小周后和姐夫勾搭上瞒着姐姐提着鞋悄悄和姐夫偷偷见面好看?更何况还有插图《小周后提鞋图》。

  因此当桂枝把一整套精装版送给海棠的时候,海棠惊呆了!

  海棠急得好像历史上真的有清人画过《小周后提鞋图》,赶紧找出来看,这不愧是如意馆的画师手笔,这和外面市面上见过的真不一样。很明显这个画师吸收了西洋画的画法,运用了透视,画面更立体。场景精致奢靡,人物更接近西洋画,人物肢体五官比例和谐,动作流畅,男的俊女的美,女人那股子娇柔都画出来了。

  这画简直是精品啊!

  海棠顾不得点评妹妹这主意怎么样,连忙问:“野史传说赵光义和小周后……”

  桂枝立即用嫌弃的表情看着姐姐:“我这可是正经书,有证据的我才收录,没证据的不算。再说了,这是给老少都看的,你说的那些故事只会把这些书给拉低了,这可不是春宫!”

  她指着《小周后提鞋图》说:“都知道这一对狗男女要干吗,我可是特意跟画师说了,别让他们搂搂抱抱一定要分开,不然的话让小孩子看见成什么样子,一定要风流不下流。你看,这两人一个在图左边,一个在右边,再看看这里面漏出来的一小截室内,这就是卧床的大周后。除了这个,还有杨贵妃献舞图,这

  个真的费功夫,一不小心就会把人给画肿了,这是好几幅里面特意挑出来的,这一幅显得丰腴不痴肥。”

  桂枝看海棠哗啦哗啦地翻找,就问:“你说我这主意怎么样?”

  海棠点头:“不错,你多印点,到时候散得到处都是,缺钱我出。你这态度是对的,赵光义和小周后明显是后人杜撰的,八成就是元朝的那群人泼的脏水。虽然这些书看着不正经,但是治学是要严谨的!”

  桂枝眉开眼笑:“我就等姐姐这句‘出钱’的话呢,我是真没钱了,我儿子成亲的酒席钱我都挪用了。对了,我想着自己书要是卖得便宜了很多人会不珍惜,不如让天下人求而不得,你还记得影射弘历的戏词吗?我觉得那法子就不错,少量多次悄无声息地投放,搅得读书人都追这些书了,谁还去读四哥写的。”

  海棠听了嘿嘿笑了几声:“妹妹,你这是找对人了,姐姐我当初卖茶叶让他们开盲盒,不,是撞大运抽玻璃杯不是搞得风风火火吗,这一招姐姐现在传授给你。你把耳朵伸过来,我跟你说,你这不能一套整卖,你要拆开……”

  这些亲朋好友都收到了书,老六阿哥进门的时候看到桌子上一排天蓝色书皮的书忍不住问:“这是什么东西?”

  老六福晋看得正入神,听见了就说:“桂枝妹妹送来的书。”

  老六阿哥捞起来一本,看到上面有简笔仕女,再看名字《南唐美人》。这名字和一般的书籍不一样啊。

  老六阿哥一入手,发现这书皮是加厚的牛皮纸,心里想着:嘿,小说居然用上光面牛皮纸了,真舍得本钱。再一翻扉页,里面全是葱绿色的花笺纸,上面还有一些小叶片和小花瓣嵌入其中。这纸张精致华美,老六阿哥并非俗人都忍不住猜测这篇小说造价多少?

  他问老六福晋:“这哪儿来的?疯了吧这是!这纸张写小说糟践了。”

  老六福晋抬头说:“你这话可就说错了,这不是糟践了,这是一布妙棋,我觉得你该给桂枝妹妹送点钱,这玩意说不定能让你跟着少丢人。”

  “嘛意思?”

  “你自己看,别打扰我。”

  老六阿哥哼了一声,出门问门口的太监:“那堆书怎么回事?”

  太监在他耳边小声地说了一遍,老六阿哥问:“你说八公主印了多少?”

  “一万套。”

  “她疯了!她日子还过不过了!”

  太监立即小声说:“印这些书的都是平王府的奴才和门人,他们两家乃是亲家,想来是不会收太贵。”

  老六阿哥说:“你懂什么。”亲戚关系不是这么用的。

  太监赶紧躬身:“这都是奴才瞎猜的。”

  老六阿哥进门开始收拾书,老六福晋抬起头说:“要不说咱们这位八公主是你们的亲妹妹呢。我就说咱们额娘养这几个孩子没一个简单的,八公主往日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她想出这办法还真好用。怪不得皇上和皇额娘那么疼她,关键时刻比十四爷有用多了。”

  老六阿哥

  就说:“十四那是被宠坏了,你说的是什么办法?”

  老六福晋说:“是桂枝的办法,我给你讲讲。”

  弘晖在家里搂着小儿子永琼也在看这一堆书,永琼会说几个简单的字,小手不断扒拉弘晖,嘴里嚷嚷着:“书,书,看看。”

  费莫氏听见他闹赶紧进门,虎着脸吓唬他:“再闹打你手心。”

  弘晖就把书放到一边搂着永琼说:“你吓唬他干吗?小孩子不懂事,大了就好。再说了,我们这是想认字儿呢,是不是啊永琼。”

  费莫氏说:“他年纪小,哪里有认字的想法,不过是看着大人不搭理他才闹呢,这些易碎的东西不能让他摸到,前几天他去嘉乐的院子里玩耍,把嘉乐的课业本子撕了,把嘉乐气的往他屁股上打了几巴掌,当时哭得惊天动地,过了一会儿又颠颠地跑去找姐姐玩,把挨打的事给忘得干干净净。”

  弘晖抱着永琼问:“是不是挨打了啊?”

  永琼回答:“打屁屁!”

  说话的时候永琨进来说话,永琼就闹着和哥哥玩儿,兄弟两个一起出去了。

  看着两个儿子出门,弘晖才把脸上笑着的表情收了,重新拿起旁边的书表情严肃地看了起来。

  费莫氏端茶给他,问道:“这书有什么不妥吗?怎么看着您不像是很高兴的样子。”

  弘晖四平八稳地从妻子手里接了茶,他吹了吹浮沫后喝了一口说:“不是不妥,而是任何人都能出书,将来不利于管理。”

  他从雍正写书和桂枝找人写书这些方面察觉出掌握“喉舌”极其重要!

  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只是还需要归纳一下,就把剩下的茶水喝了,把杯子递给了妻子说道:“你看着点孩子,爷去前面书房里坐一会儿。”

  弘晖去书房铺开纸,自己慢慢磨墨,一边磨一边想,直到磨了一砚台墨汁,随后找了一支毛笔把自己想到的全部写了下来,写完之后看了一会儿又重新打草稿,誊抄成了条陈打算给雍正送去。

  他跟在书房侍奉的侍女说:“你去后面跟福晋说一声,就说爷晚上去园子里陪着皇上吃饭,让她带着大格格二阿哥三阿哥吃吧,回头爷把大阿哥带带回来。”

  把书籍带上,有把条陈带上,他才进了园子。

  自从有了玻璃之后,玻璃窗已经在权贵家里面普及了,但是玻璃房不是谁家都能有的,不仅是园子里宫里都有了玻璃房,雍正的书房里还有玻璃鱼缸。只是他把鱼缸当花盆用,里面种了些庄稼,没事儿了给这些庄稼浇浇水,对着玻璃缸里的植物根系一看就是半天。

  这就是他最新的爱好了,观察植物。

  弘晖来的时候雍正戴着眼镜提着小水壶正对着玻璃缸观察。弘晖看了一眼,发现眼前的缸里种的是红薯,角落里的玻璃缸里种的是玉米。

  弘晖就说:“儿子一直想问您,这主意谁给您想的?用鱼缸养庄稼。”

  “自然是弘阳想的啊!朕本来想在玻璃房里面种点,看看是不是收成更好,可

  是畅春园的那个让几位太妃占了,圆明园这里的让后宫的女人们给占了,朕没法子,只能出此下策了。”说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里就问:你有事儿??[]?『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他看弘晖穿着半新不旧的家常衣服,不是穿着官服来的,以为没什么大事呢。

  弘晖对亲阿玛的心态把握得很好,就别跟他客气见外,私下里要有父子之情,弄得跟君臣似的他不高兴。

  就笑着说:“阿玛,十二姑姑今儿送您书了吗?”

  “没啊。送你了?”

  “八成是明后天来送您,我估摸着她最起码要弄个好看的盒子装着才能送进来。”

  “哦,什么书?”

  “就是十二姑妈找人写了一些市井白话文小说,您要看看吗?儿子刚好拿到了一份。”

  “看看吧,朕这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本来打算把弘阳叫来我们甥舅两个把圆明园这里路边的田埂上栽些红薯,到秋天怎么说也能刨出来一车红薯。那小子忙着挣钱,今儿去分红利去了,跟朕说明儿再来。”

  弘晖好奇:“红利都是年底分,他怎么中间分了呀?”

  “他说有些人后悔了,打算拿这一笔退出,今日分了也彻底撕开。也有提前定规矩的意思,日后年中分红利,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一年。”

  “儿子只听说一些去年亏本的人家找他,让他帮着打理生意,他这是怎么做的?”

  “他让人跑东线,去了扶桑,那里有银矿。”

  弘晖恍然大悟,说道:“必然是莹莹帮他了。”

  雍正坐回椅子上:“不过是小打小闹,你说的什么书?”

  “哦,儿子让他们抬上来。”

  郎惠园里面,桂枝说:“明天你要跟我去,我之所以今天给你们送来就是想让你们给我壮壮胆气。明天要是四哥骂我了,你们帮我分担一点。”

  毕竟是先斩后奏,虽然可以强制辩解说这件事儿和四哥写书的事没关系,但是凑在一起发布,那多少就有点儿司马昭这些路人皆知。所以桂枝心里还是担心雍正埋怨她掺和到这事儿里了。

  桂枝当时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理直气壮,做完事之后有点害怕。

  海棠说:“你就当你是想挣钱的,你也别提他那书的事儿,就说你让人写的这些,把怎么能刚才那些法子给他讲一遍,就是求财,没掺和到朝廷的事儿里。现在咱们进宫还来得及,要不然明儿再送他就觉得你和他见外了,居然是最后一个送他的。”

  海棠就把桂枝送自己这一套让人装起来,找了一个朴素的箱子收着,一起进圆明园。

  此时弘晖在讲私自印书的坏处,他觉得日后再印书,必须受到朝廷的监管。

  雍正是赞成的,如果吕留良早年写书的时候被监管审查,他的书也不会在江南传得到处都是。再加上如今出版行业很发达,桂枝的书能这么快印刷好,平王家的工坊里能同时印刷不同的书籍,可见到时候所有人都忙起来印刷的数目是多么庞大。

  印刷行业必须监管。

  他跟弘晖说:“你把折子留下,朕今天晚上看,这事儿既然是你先提出来的那就由你去办吧。”

  弘晖应了一声。

  雍正翻了翻弘晖送的书,就说:“你十二姑妈这是想给朕收拾烂摊子。”

  弘晖说:“远不是您说得这样,充其量也就是想搅乱视线罢了。”

  “可是在很多人嘴里,朕这么做就是给你们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他说这起来到鱼缸那边浇水,跟身边的弘晖说:“朕前不久和曾静又聊了聊,把他和张熙扣押在京城,考虑到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富裕人家,每个月给他们一些钱粮,让他们勉强度日。你们谁都不许杀他们,朕要让他们看看,朕到底是怎么一个汉子,咱们治下的朝廷又是什么样的朝廷!”

  弘晖说了一声是。

  雍正说:“不只是你,你将来也要跟你的子孙说,这件事儿是朕特许的,不许找他们麻烦也不许找他们的后账。至于吕氏和吕氏弟子们……”

  雍正停顿了一下:“依着朕的本意,这一些人已经触及大逆,就该发配到宁古塔,可是朕看出来了,你九姑妈不想朕把事儿给弄大了。别说是江南,就是全国各地都是方兴未艾,一片生机勃勃。这时候掀起华夷之辨如果仅仅停留在嘴皮子上倒也算了,一旦涉及杀人流放,只怕江南要起波澜,各地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大罪可免小罪不能饶,除了限制他们家的人做官外,也要限制他们家的人离开家乡,另外让刑部再议一议别的处罚,议好了之后一起发下去,这件事算结束了。”

  弘晖说:“您英明。”

  “什么英明不英明,”雍正说:“等到你做皇帝你就明白做皇帝并不是想干嘛干嘛做皇帝也有很多事不能干,也有很多事儿要顾忌。皇帝不过是一个差事罢了,这差事的好处就是能传家,别的和那些官员没什么区别。”

  弘晖不太赞成,可是也没再多说。

  这时候外面通报说勇王和八公主来了。

  雍正跟弘晖说:“把你送来的书收起来,别让你姑妈心里嘀咕,以为给朕送晚了。”

  弘晖赶紧去把书抱起来绕过屏风送到后面雍正临时休息的房间。他放好出来后海棠姐妹已经来了,兄妹三个正在翻书。

  雍正听桂枝讲了几句,就问:“这书不便宜吧,朕摸着这纸特别厚,光是图画你肯定不少花钱,这样吧,朕补贴你一些。”他对弘晖说:“你拿着朕的手书去内务府库房提八万两给你姑妈送去。”

  弘晖应了一声,桂枝连忙说不用,弘晖就劝:“皇阿玛给您的您就收下,这是亲哥哥手里漏出来的,您有什么不能拿的?”

  海棠也在一边说,雍正写了条子给弘晖:“去吧,早去早回。”

  内务府的库房在京城,弘晖立即坐车回城。

  此时在九阿哥家的园子里,九阿哥把老五阿哥和十阿哥十一阿哥请来,其中老五阿哥也戴着眼镜,一群人每人捧着一本《大义觉迷录》在看。

  老九阿哥一边看一边点评:“看了这么多老四也

  算是个厚道人,没把八哥写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小人,骂人骂在明面上,这和他一贯以来的做法一脉相承。”

  十一阿哥说:“我以为您看到他说您蠢笨的时候能跳起来找他算账呢。”

  “假如,我是说假如,假如在这本书里大家都是好人,就我一个人蠢笨如猪自然是要找他麻烦,可是他的书里没一个好人,罢了罢了,大家都在泥坑里,也不必往人家身上再泼点儿泥水了。”

  十阿哥说:“他这里可没提老十三啊!说到底还是和老十三关系好。”

  老五阿哥说:“也没提我!”口气居然带点得意。

  九阿哥刚想反驳,刚想说你有什么可得意的,但是一想某种意义上不出现在这本书里也是一件好事儿,值得得意一下。

  十一阿哥看完皱眉:“皇上把我九姐姐写得跟个老妖婆一样!”

  九阿哥反驳:“不对,他把胖丫头写成了汉子婆,”随后他压低声音,只有兄弟四个能听到:“我说句不好听的,将来江山没了。到了下个朝代,人家要在戏台子上唱这里面的事儿,胖丫头肯定是个白脸肥婆子。”

  他说完就好奇:“你们说这生旦净末丑,将来唱勇王,是属于老生呢,还是老旦呢?”

  除了十一阿哥,剩下的两个都和他讨论了起来,十一阿哥叫了太监来,吩咐说:“出去打听打听看外边是怎么议论这本书的。”

  太监低头说:“爷,奴才不敢说。”

  九阿哥抢在十一阿哥跟前说:“不敢说就不要说了,十一弟你也是难为人,这能有什么好听话吗?别的不说,弘皙这会肯定在骂街呢。”

  十阿哥提议:“明儿一早,咱们都去上朝,看看朝廷上是怎么说的。”

  九阿哥瞬间眉飞色舞:“对对对,一起去看看。”

  老五阿哥说:“起得太早了,要去你们去我是不去,这也没什么好看的,满朝文武有几个敢当着皇上的面儿说这书还不如没有呢。”

  十阿哥就说:“五哥,你不懂,不是看大朝会上大臣们的反应,说要在开始大朝会前听听大家私下里怎么议论。”

  第二天除了老五阿哥和老七阿哥以及没官职的十四阿哥外,老阿哥们都聚齐了。和他们有一样想法的人有很多,宗室里面很多有爵位的人都已经穿戴整齐等着开大朝会了。

  此时宗室里面的爷们打过招呼就没再说话,听外面的大臣们怎么说。

  大臣们也不傻,能在这里批评皇帝吗?

  大家都在议论市面上装帧精美的各种历史丑事,比如说《挨雷劈的老东西》,书名就是这个书名,里面是故事合集,作者火力全开地骂了卫宣公、

  楚平王、唐玄宗,朱温这些人。

  这些大臣们津津乐道的是里面的插图,里面的宣姜这幅美人插图引起大家的议论,有的说简直是太美了,有的说不及宣姜本人美矣。

  为了个插图,一群大臣讨论了半天,宗室们听得纳闷:你们聊的是什么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ikan3.com。爱看小说网手机版:https://m.aikan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